“党校(行政学院)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教学是党校(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做得怎样,关键看教学这项中心工作完成得怎么样。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坚持党校姓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课主业,深化教学改革,增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主课主业,筑牢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阵地。我们党历来强调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一是调整优化教学布局。为优化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板块课程体系,制定了《教学改革模块课程设计方案》,设置“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提升”“贺州实践(全力东融)”四大教学板块,对处级班、中青班等一个月以上的主体班,按照理论教育占50%、党性教育占30%、能力教育占20%的思路进行教学布局,突出主业主课,更加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学中的分量。二是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重点、体现地方特色、注重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70%的理论教育课程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开设关于这一思想的概论和系列专题课程,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课程紧扣习近平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系列要求开发专题,努力形成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行动学习+课题项目+科研咨政”对传统理论教学进行改革,把行动学习深度融入主体班的教学中。2019年市中青班的四个行动学习课题,其中,《破解园区营商环境优化现实困境的对策建议》等三篇咨政报告获得市领导肯定性批示。推进资源整合,重点建设英家党性教育基地和黄姚统战教育基地,市县党校集体备课,联合攻关,共同开发了11堂专题课和现场教学课,钟山县英家党性教育培训中心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为全区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打造精品课程。,是对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共同的要求,也是对党校一切工作的要求,一切工作都要以质量推动,用质量衡量。教学是党校(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要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建理论教育等方面的标杆。一是把精品课培育贯穿整个教学管理过程。树立“用学术讲政治”的理念,积极开展理论攻关,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围绕教学布局,对照精品课评选的内容和标准,开发教学专题,精益求精地做好备课、试讲和课堂教学等工作。二是建立精品课选拔机制。建立完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对主体班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将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评选的候选课程。每年参加“两广四市党校精品”优质课交流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活动,通过单位推荐、现场讲授、专家打分的方式评选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市委党校已举办三届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活动,形成了争创精品的浓厚意识。三是汇集集体智慧、专家智慧打造精品课程。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教研室、校外专家和教师的智慧,经过多次试讲、集体备课,从学术框架、教学内容、课件制作、讲课艺术等方面帮助参评教师精心打磨课程。在自治区、市、县三级党校统一评分标准的第五届精品课评选活动中,我市获得了一门优秀课程和一个优秀组织奖。
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是党校(行政学院)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坚持质量立校、从严治校的必然要求。一是从严施教,严把政治关。党校(行政学院)教师承担着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重要责任,必须坚持党校教师姓党。市委党校与专兼职教师签订课堂纪律承诺书,制定了《教研人员外出讲课和参加学术活动管理办法》。开展“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思想教育,增强教师守纪律、讲规矩意识。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制定了模块课程设计方案、教学新专题管理、集体备课与试讲制度和现场教学流程,将教学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建立和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对学员进行理论测试、读书情况考核、撰写论文,以考促学。三是创新教学激励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全方位量化评分,与职务晋升、进修培训、评先表彰优先考虑。建立完善教学新专题调研资助办法,把调研资助额度与教学评课优秀率挂钩;把科研课题与咨政成果、教学专题转化挂钩,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搞好教学的积极性。
(作者系市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