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八期:中共安徽省工委、中共鄂豫皖区委

发布日期:2021-06-23
点击:

 花石乡白水河畔的汪家老屋曾是中共安徽省工委、中共鄂豫皖区委旧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十年内战结束,国共两党联手合作抗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938年2月中旬,红二十八军和确山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并于3月下旬在金寨流波䃥会师,开赴皖东地区抗日前线。4月中旬,新四军第四支队立煌兵站在桃树岭的秦家湾成立郑维孝任站长罗志达任秘书周琨为副官,詹以锦负责总务工作。不久,兵站迁到了桃树岭张家湾8月,立煌兵站又迁到了花石乡白水河畔的汪家老屋。

image.png

image.png

  汪家老屋原是当地汪姓人家的大宅子,建于清朝晚期,坐西向东,为四进青砖瓦顶建筑。老屋依山面水,地势险要,出了后门就是葱茏的山林,可退可守,便于疏散隐蔽。门前白水河岸绿树成荫,是学习和开会的好地方。正因为如此,中共安徽省工委、中共鄂豫皖区委依托新四军第四支队立煌兵站的合法地位,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从1938年8月新四军第四支队立煌兵站迁至白水河畔的汪家老屋,到1940年1月党组织秘密撤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中共安徽省工委和中共鄂豫皖区委的领导下,鄂豫皖边区的党组织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抗日战争初期,在汪家老屋办公的党组织一度成为安徽乃至大别山区的党政军中心,是领导大别山区抗日救亡运动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