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一串普通的数字,一个非凡的年份。1921年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山河动荡,国弱家贫,人民流离失所,百姓惶恐不安。但就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有一群人挺身而出,救亡图存,在乱世中扛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政党。这个政党,一百年来历经磨难,百折不挠,带领人民在动荡时期奋勇拼搏,以青春和热血换来国家安宁、人民安全;在和平时期艰苦奋斗,用勤奋和汗水换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个伟大的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历史的滚滚洪流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也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往无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100年波澜壮阔,100年风雨无阻,中国共产党始终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奋斗在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的第一线。也许有人会说这个“初心”“使命”对于我们普通人,宏大而遥远,我们也无能为力。但其实并不然,“初心”“使命”不仅仅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更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初心”“使命”。我们每个人只要正视自己的角色,明确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做好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职,保持热情与态度,都可以为“初心”“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许微小,但无数的小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可以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而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名青年党校老师,更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自觉贡献自己的能量,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一、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就是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历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义无反顾,拼搏奋斗,贡献力量、奉献青春乃至整个生命,靠的就是一种信念,为的就是一种理想。正因为拥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中国共产党才能从幼小走向强大,从幼稚走向成熟;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受住了风雨的洗礼,历经了重重磨难困苦的考验,自觉抵御住了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越是艰难越向前,最终从挫折中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志气、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百年过去,言犹在耳。一百年前,那一群青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如今的时代看来,他们的年纪应该正坐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好好学习,无忧无虑。但当时的他们却毅然扛起时代的重担,奔走在街头巷尾,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面对恐吓威胁也绝不畏惧,坚守着他们的初心与使命,冒着生命危险唤醒民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如今的我们应该主动接过接力棒,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奋发图强,初心不改,用理想信念之光,照耀前路,点燃激情,砥砺奋进。
二、自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奋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人曾用“密纳发的猫头鹰”来比喻马克思主义,只不过“在天亮的时候却掀起了它的翅膀”。如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主观轮廓几乎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理论中被解读出来,我们就更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实践、引导发展。
一百年前,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迷茫的中国进步青年,明确了信念,找到了救国新方向。在先进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新时代下成长的我们更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信念,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时俱进,不断努力为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而奋斗,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
三、积极弘扬大别山精神
碧血书丹青,英灵铸丰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领导创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在这里无数革命先烈留下了他们的战斗足迹,洒下了他们的青春热血,写下了他们的传奇故事,谱写了一首首壮丽凯歌,孕育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这一精神作为我们民族、我们党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饱蕴红色基因,激荡天地正气,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金寨后说到:“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而我们,作为一名生活在大别山地区的人民,更作为一名党校老师,我们更应该时刻铭记大别山精神,准确把握内涵,主动把革命先烈的故事、精神弘扬出去,不仅让大别山地区的人民,也让全中国的人民看到他们的牺牲奉献,记得他们的丰功伟绩。
四、用学术讲政治,扎实专业本领
用学术讲政治,不仅要懂政治,也要懂学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
一方面,党校教师作为我们党直接掌握的教师队伍,当然最应该听党的话、最应该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作为我们党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就应该发挥我们的理论专长,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作为一名党校老师,我们更应该找准自身位置,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认清“我是谁、为了谁”根本问题,立足本职工作,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
另一方面,专业知识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作为党校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成年人,他们具有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加考验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授课能力。因此,我们更需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专业理论知识的根基,积累广博的知识,用学术扎根在党校的讲台上,坚定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