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溪镇紧紧围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优化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干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能力素质”这条主线,坚持“六有”原则,全面推进乡镇党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在“实”字上用功,抓实阵地建设。一是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不搞大拆大建、杜绝新建”的原则,充分利用南溪镇农民文化乐园空间大,座椅、讲台、多媒体等基础设施齐全的优势,将其作为乡镇党校的主阵地。统筹安排大报告厅1间、小教室3间、图书室1间,可同时容纳200余人上课,实现了乡镇党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二是深挖立夏节起义旧址、吕家大院等红色资源,“丝绸小镇”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等产业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打造现场教学基地4处,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提升镇委党校教学成效,让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即可接受党校教育。
在“强”字上用力,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健全组织架构。南溪镇坚持“党校姓党”原则,镇主要负责同志任党校校长,分管党务工作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同时明确了业务副校长和挂职副校长职责,在此基础上,安排2人负责党校日常具体工作,进一步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规章制度。出台《中国共产党南溪镇委员会党校教学管理制度(试行)》及《中国共产党南溪镇委员会党校学员管理制度(试行)》两项工作制度,对党校日常教学和学员管理进行详细规定。做到培训有考勤、上课有教案、学习有笔记、训后有考试;坚持末位淘汰制度,每次培训后,参训学员都要对课程安排、授课老师进行打分,对于不受欢迎课程坚决剔除出课程库。三是建强师资队伍。按照“专兼结合”的方式,建立开放式党校师资库。吸纳县讲师团成员、镇村干部、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土专家”“田秀才”等各类人员组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利用强大的师资力量,提升教育质量。四是强化教学保障。乡镇党校每年划拨党校专项办学经费9万元,用于设备更新维护、党建书籍购置和党员教育培训,为设施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强保障。
在“活”字上用心,创新教育模式。一是注重教育实效,丰富教育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开发一系列与农村工作息息相关,针对性强的课程,如《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乡村旅游》、《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等等,既有政治理论辅导,又有职业技能培训,既宣传了政策,又增加了培训的趣味性。今年以来,镇委党校共计开展培训班15期,培训党员1100余人次。二是分类分层培训,确保全员覆盖。针对在家的党员,充分利用镇委党校开展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确保所有在家党员每年轮训一次;针对流动党员和行动不便党员,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利用微信群、“希望之镇南溪”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实时发布党的创新理论、优质党课等内容,线下通过“寄学上门”“送学上门”等形式将学习资料“打包”送到党员手中,确保“一个也不掉队”。三是紧密结合实际,灵活培训形式。注重教育成效,结合实际,探索“理论+现场+体验+实践”的特色教学形式。依托立夏节起义旧址、吕家大院、蚕桑产业基地等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将教学课堂搬到实训基地、工厂企业、田间地头,进行实践教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镇村干部“大走访 大起底 大调处”活动,累计走访25000余户次,排查问题27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364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初审 | 李青 复审 | 张明 终审 | 吴继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