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要求,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财政局、县物价局组织联合调研组,于2014年2月28日---3月2日,赴井冈山市干部教育学院,学习考察井冈山市革命传统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操作流程、经费收取、教学方式方法和有关教学管理服务等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以便尽快提高我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的水平。县委党校、县物价局、县财政局和县非税局等联合组织调研组,受到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的热情接待,副院长明荆、张贵民、院长助理谢建刚以及培训、调研等部门负责人热情地介绍了有关工作。
一、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的主要特点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市进行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经验典型,实现了经济、社会、党建工作“三丰收”。近六年,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培训20多个省市学员48000余人次,其中2013年培训350多期,培训学员15000人次,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纯收入200余万元。
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高位推进红色教育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各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形成了红色教育的大合唱和正能量。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注重组织协调,文广新部门抓革命遗址保护和适当布展,党史、党校等部门抓红色历史研究,旅游、交通等部门抓交通设施,卫生、工商、财税等部门服务质量高等等。
(二)学院功能定位准。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以发扬传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服务社会为宗旨,主要培训中组部调学对象;江西干部学院主要负责省委组织部调学对象的工作。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其他干部培训,定位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基地,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本领、锤炼党性的熔炉,坚定理想信念、寻求成功的精神家园,凝聚力量、树立信心、发挥团队精神的集训地,宣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阵地。
(三)是注重革命史料挖掘。井冈山所在的江西、湖南等地革命旧址现场保护做得好,内涵挖掘研究得深,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利用得好,形成大井冈山红色大培训、大发展的格局。比如,请袁文才、曾志的后代进行现身说法,剖析革命历史事件。等。
(四)是课程设置凸显特色。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主要有“11个一”:穿一套红军服、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听一堂井冈山革命斗争史、访一位老红军后代、进行一次社会实践调查、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次红军体验教育、观看一场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课程设置上,注重红、土、古结合,讲授教学与文化熏陶结合,市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结合,可根据培训需求自由选择培训菜单。特色课程主要有:课堂教学---党性教育缅怀先烈,牢记宗旨;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场景教学——再现历史,感悟精神,特别是观看《井冈山》大型实景演出效果好;战场拉练——学习传统,吃苦耐劳。现场讲解朱德扁担的故事,穿红军服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等;体验教学——坚韧不拔,众志成城。进行铁纪教育、穿越峡谷、抢救伤员、胜利会师等实地红色演练,培养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的精神;情感教学——真情在线,以情感人。与王佐、曾志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互动,近距离接触、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农村调研——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开展“走进乡村、贴近乡亲、亲近乡土”考察活动,了解农村、了解群众,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一部分实际困难。
(五)是注意培训拓展。他们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古民居保护、体验群众生活、发展旅游经济等有机结合起来。
(六)是队伍建设机制活。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建立了课程挖掘、人员管理、培训运作等一整套灵活机制。他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年轻队伍,专注于红色教育工作。其中,包括20名正式职工(除班子成员外,都是30岁以内的年轻人)和80名协议工作人员。院班子一正三副,内设5个二级机构: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培训部、课研部、对外联络部。把全国分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西四大片区,分别确定专人进行推广联络。学院队伍建设上,学院可以自主招聘教师,聘任专家等。他们依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央党校、江西省委党校、井冈山大学等师资力量,精心培养自身专职的现场教学老师,诚聘当地党史专家和革命先烈后代。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方式,学员已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年轻有活力、素质高强的师资队伍。
(七)一是服务“一票制”。财政、物价等部门思想解放,创新工作,优化服务,为红色培训提供简捷、高效“一票制”或“一站式”服务保障。
(八)是凸显井冈山模式。按照“培训质量第一,社会效益优先,突出特色品牌”的原则,重点开展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实地红色演练等具有井冈山红色培训特色的课程,同时,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方法,以亲身体验为主,用红色精神感染人,用绿色美景留住人,强调环境培训,注重现场教学,体会感性认识,开拓出一种集讲课、体验、实践为一体的红色培训模式,让学员在感知中觉悟,在实践体验中升华,实现学员和主办方都满意。
二、提升金寨县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水平的建议
(一)我县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的基本成效
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县委、县政府高规划、大手笔、重建设,建起了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党校。市县委领导强调:要“建好党校、办好党校、用好党校、管好党校”。县委党校整体搬迁到县城新区,加挂了“六安市干部教育学院”“中共金寨县委党校金寨分校”牌子。
自2011年9月以来,省内外党员干部来我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训越来越多,金寨县委党校共承办省委党校、江苏宿迁市委党校、上海崇明区委党校等省内外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29期、32批次,培训学员1861人次。我县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开创了诸多第一:第一次成功组织省委党校第33期中青班学员同时进入四个村开展“三同”进村入户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全市优秀青年干部强化培训班四个月高强度培训,第一次县委主要领导到省委党校授课,第一次同时接受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一校三院”培训,第一次对外培训期数、人数超过县内培训等等。“一次金寨行,终生老区情!”受训学员对金寨县委党校的红色教育给予很高评价!
(二)我县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工作整体重视程度不高,对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很多人认不上。从县核心层到基层单位,从县委党校到某些相关工作部门,还没有把红色教育工作与县域经济社会和党建工作结合在一起抓部署、抓领导、抓执行。个别同志认为是麻烦事,导致在实际培训中敷衍了事。出现了全县就是分管领导重视,党校少数人慌来慌去地忙,今年曾经一天同时忙四个班次等;2.培训工作整体内涵不丰富,干部革命传统教育方式不单一,目前主要是“两堂课”( 《鄂豫皖根据地的辉煌历程》《金寨精神与作风建设》)“四个现场教学”(县烈士陵园、梅山水库大坝、立夏节起义旧址、红32师成立旧址)的格局,似乎成为小脚女人,走不远的嫌疑;3.培训工作不够规范,干部革命传统教育没有开班、结业仪式,没有穿红军服装,也缺乏大型红色文艺演出等。4.现场教学缺少感人的红色故事。5.缺少一支高素质、年轻化的复合型培训工作队伍。县委党校外训科平时工作是一位女教师,最近在请孕假,整个流程工作主要由分管领导负责,包括接培训单、商讨培训菜单、确定课程、安排教学、经费收取等。6.培训工作机制不活。一次培训收取经费搞多票制,造成培训双方都不方便等等。
我们建议提升我县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
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的根本需要,是提升金寨新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加快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借鉴井冈山市的典型经验,学习井冈山市干部教育学院的好做法,结合我县县情,现就提升我县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要高位推动红色教育。县里比照井冈山市做法,成立由县委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组织协调领导组,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要注重红色遗址的保护、挖掘。红色遗址是干部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要本着尊重历史、忠诚史实的原则,对汤家汇红色遗址群(大别山苏维埃城)、刘邓大军前线指挥部、鄂豫皖边区党委汪家老屋(中共领导大别山抗战中心、新四军四支队兵站)、七邻湾会议关帝庙(根据地的模范)、穿石庙(立夏节起义发源地)、李开文故居等做必要修缮、布展。此外,对于县城周边的革命遗址,可以进行简洁的注明。井冈山有个“荆竹山雷打石”,是当年毛泽东宣布三大纪律的遗址,他们开发成现场教学点。很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我县可以在梅山镇水岸春天的绿化小公园树立一大石块,刻上“红军史河打毛排遗址”名称和简介,也可以作为一个现场教学点。
再比如,可以借助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25周年,建设希望工程纪念馆;两大水库移民60周年,建设金寨库区移民纪念馆;明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建设安徽省抗日纪念馆等等。
3.完善“8个一”教学菜单:穿一套红军服、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经典红歌、听一堂大别山暨金寨革命建设改革史、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访一位革命先烈、库区移民的后代和希望工程帮扶对象、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进行一次社会实践调查等。
4.培训项目化。实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流程化、项目化管理、服务。把每一次培训当作项目进行操作,即从培训接单、确定老师、教学安排、接班学员食宿、制作手册,到组织实施、沟通协调、经费结算、培训小结、信息(文字、图片等)收集、应急处理等整个流程,都实行组织员全权负责制。
5.抓红色培训促拓展。比如,井冈山市把胡锦涛同志到过的古民居村子进行宣传包装,成为新农村建设现场教学点。目前,在主打革命传统教育品牌的同时,县委党校根据培训需求,积极探索了红色教育+X培训菜单:一是红色教育+农业产业化(油茶产业化)(霍邱青干班);二是红色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暨水资源保护(省委党校科干班等);三是红色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长丰县青干班);四是红色教育+社会实践体验(省市青干班);五是红色教育+美好乡村建设(省委党校中青班)等等。但是,跟井冈山相比,我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建议,县相关部门要把县委、县政府的旅游业发展、山区美好乡村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农业产业化、生态文明建设、农村金融改革等重点工作、亮点做法,形成一套可靠的材料,并加以提炼,与县委党校一起开发成外训课程。
6.实行培训项目收费“一票制”或“一卡式”服务。对外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时间短、环节多、任务重,需要高效优质的收费服务。总结我们以往工作教训,根据井冈山等地培训经验,特建议,,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收费,简便快捷高效服务。
7.亟待关注的四项具体工作。一是与合作单位签订培训协议。明确培训期间的人身伤害保险、培训费用、培训质量等。特别是意外伤害保险问题,井冈山等地都在签协议中,在明确责任的同时,由参训单位为学员购买10元的旅游保险。二是抓紧专题研究。课堂教学可以开发《大别山斗争史与大别山精神》《王明专题研究》《蒋光慈专题研究》《金寨与大别山抗战》《金寨红军与长征精神》等。案例教学可以开发《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皖根据地肃反教训》《西路军问题研究》等。三是开发新课题。可以开发真情互动:“革命先烈后代、库区移民后代、希望工程帮扶对象访谈录”,八月桂花:教唱经典红歌。等。四是编辑出版一批参考教材。到井冈山,在学员驻地可以看到有井冈山斗争史、地方画册、革命先烈故事、地方民风民俗等。我县,可以编写简明金寨红军史、金寨抗战史、金寨抗美援朝史、金寨民俗民风、金寨红故事(将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等革命先烈先进事迹)、刘邓在金寨,还可以编写金寨移民史、希望工程史、金寨劳务史、金寨画册等。
8.抓紧建设“五会”复合型培训工作队伍。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协调等工作,当前亟需建立一支会沟通、会组织、会教学、会管理、会服务的“五会”复合型培训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