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 星期一 晴
早饭过后,我们准备去乌鲁木齐市内走走看看,还没有出门,迎来了肖全夫将军的侄孙肖之稳。
1982年,肖之稳在吐鲁番当兵,偶尔去乌鲁木齐看望肖全夫司令。他给我们讲了几个肖司令的故事:一次,他去乌鲁木齐办事,顺道看望肖司令,在家没有见到,在街上见到了肖司令。肖司令穿着整齐,臂戴袖章,在街上检查军容军纪,整整走了一天。他说:肖司令每次见到他,都要问他工作情况,对他要求很严。肖之稳唯一一次想请肖司令给部队打一声招呼,让自己去军校进修医疗技术,肖司令一听不高兴,“自己的事自己努力”。后来,肖之稳以营职干部身份转业,被安排到药材公司当销售员,肖司令认为很好,“自负盈亏,自食其力”。
肖之稳还带我们去了新疆“五号院”,看看肖全夫司令员曾住过的房子。旁边的高楼大厦、高耸桥架,“五号院”矮小破旧的大院见证了新疆的巨大变化。斑驳的红墙、遒劲的葡萄、破旧的门窗……饱含释放出一种布衣本色和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吃过中饭,回到宾馆,稍事休息。老红军胡孝炳的孙女来探望。她带来几张旧照片和老红军用过的物品。她说:翻找这些旧照片时,才发现“爷爷喜欢照相,有那么多照片”,“爷爷还不止一次去过北京”。言外之意,自己并不了解爷爷的生活。她回忆说:爷爷曾经给她讲过,“西路军失败,爷爷被俘,曾与陈潭秋的夫人关在一起,当时,陈夫人带着孩子,他们还互相鼓励。”
回来后,我查阅资料,印证这个故事是真实的。1939年6月,陈潭秋从莫斯科回国,按党中央指示接替邓发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2年2月,经党中央批准,陈潭秋与从延安派往新疆任俄文翻译的王韵雪结为伉俪(1933年陈潭秋的夫人徐全直牺牲后,一直未娶)。同年9月17日,盛世才派军警特务以“请客”为名将陈潭秋、毛泽民等5人软禁起来。第二天,王韵雪等家属也遭软禁,王韵雪在软禁期间生下儿子。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被盛世才秘密杀害。1944年冬,王韵雪、张子意等人的家属及孩子共50多人被投入监狱。在狱中,王韵雪组织同志们学习,与敌人展开不懈的斗争,她给儿子取名“陈楚三”,取意“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胡孝炳积极支持王韵雪的斗争,互相关照,互相鼓励。
5月1日 星期二 晴
新疆之大,实地体会至真。只有半天空闲时间,我们翻开乌鲁木齐市旅游地图,问问市区几个景点,都感到很远,甚至连市内的红山公园,因为很难打到出租车,也不想去了。结果沿街溜达,进入一家“八大怪”商店,品尝一番新疆特产,买了一点商品,便回到宾馆看电视。作为内地人,似乎不习惯新疆的餐饮,特别是肉食。中餐,我们找到一家大排档,要了三道素菜、米饭和一份现打的干豆浆,吃的很舒服。
下午,老红军李连贵的二女儿、小女儿来看望我们。她们上午才知道我们来新疆的事情,买了一些水果送给我们。姊妹俩带来几张父亲的照片,这些照片比较珍贵。可惜1969年国庆节毛主席接见新疆代表团的照片,“文革”时李连贵受到冲击,办公室被打砸,照片毁失。一张16吋半身照片,头戴大沿帽,胸别“中国人民解放军”牌子,非常精神。二儿女说:如果金寨革命博物馆要布展的话,就用这张照片。我发现这张照片与另一张头戴棉军帽、身穿棉军衣的照片有一点区别,就是很难看到老红军歪斜的嘴角了。老红军怎么嘴角会歪斜?二女儿说:1947年,爸爸负过一次伤,慢慢嘴角就歪斜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1956年,爸爸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突然生病,送到医院检查时,发现他的腰部有一块弹片,这块弹片压迫神经导致嘴角歪斜。
小女儿说:爸爸把负责押送的劳改人员送到新疆五家渠“猛进”水库施工现场,准备接替水库建设指挥部政委的工作。时任水库建设指挥部政治工作的秦政委不认识他的父亲。爸爸向他报告“人已全部带到”,秦政委随口而出:去,抬把子!爸爸转身就去抬把子,直到干完活。爸爸才把介绍信交给秦政委,秦政委大吃一惊……秦政委年轻,比爸爸级别低。由此可见,老红军平易近人,忠厚朴实的性格。
小女儿说:你们这次来采访老红军后代,讲起爸爸他们那代人的故事,对比现实,我才感觉到爸爸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5月2日 星期三 晴
上午十点,我们登上乌鲁木齐飞往武汉的飞机。据说,现在的航线是从乌鲁木齐出嘉峪关,沿河西走廊、西安到武汉,这与当年西路军西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进疆的线路基本一致。在几千米的高空,看到茫茫雪山和无边无垠的荒漠戈壁,令人无限遐想。这几天,我们采访中多次听到一句同样的话:“还弄了一大家子人”。这是在新疆的金寨籍老红军面对困苦、不公、曲折、委屈时常说的话。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共产党人除了人民利益无任何私利”。当年,这些老红军“跟着共产党,打出新世界”,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胜不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他们自己不仅翻身得解放,享受安宁生活,而且还有“一大家子人”,很幸福,很满足。所以,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始终不忘初心,胸怀理想,发扬传统,为民造福。追寻老红军足迹,缅怀老红军伟业,弘扬老红军精神,传承老红军基因,是高举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之历史的、理论的、现实的内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