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个原则,紧抓两个主业——学习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的一点体会

发布日期:2015-12-14
点击:

  “党校姓党”是中国共产党事业不断发展的一大优势,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校发展史的一条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能力执政骨干的必需。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的基本要义,有利于领导干部补钙壮骨、培根固本、健脑充电的关键要素。

  从2007年到2012年,习近平兼任中央军委校长期间,始终强调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2012年7月17日,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党校教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12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这也充分表明,党校新形势下,在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中大有作为!习近平强调,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校姓党,首要是把党的旗帜高扬出来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党校的性质和方向。党校举旗必须举党旗,走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路。党校姓党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党校数十年办学经验作出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出的鲜明、准确、科学的界定,它反映了党校办学的基本规律要求,因而成为我国各级党校一切活动的第一原则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在2008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姓党是对党校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定位,是做好党校管理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一级党校,都要始终坚持。”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党校姓党原则贯彻到党校各项工作中,特别要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因党而作为!习近平指出,“党校姓党,总的要求就是坚定党校办学的政治方向,为立党兴党强党服务。”习近平强调: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

  党校是党委教育培训各级干部的重要阵地。面对多样多变多元的社会思潮,面对“西化”“分化”等挑战,党校必须增强看齐意识,坚持党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要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必须注重对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方向坚定,立场坚定,态度坚定,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防止“言必称西方”,防止失去党的本色;必须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在重大节点不失位,在重大问题上不失声,守住打牢党的思想理论阵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党校这块阵地上高高飘扬。

 

  党校姓党,决定党校工作重心必须抓好“两个教育”,提高“四个能力”

 

  “两个教育”,就是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四个能力”,就是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习近平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主业和主课。2012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开幕式上强调,要坚持党校的科学定位,充分发挥党校教育的自身优势,突出服务大局的特色、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特色、思想库的特色。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对党校工作倾注了大量心力,提出许多重要论述。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再次强调,“特别要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这次,这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领导干部到党校集中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党校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引导和促使学员努力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特别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

  理论教育是根本,党性教育是关键。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主业和主课,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的重要治校方略。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的永恒主题。从历史上看,我们党在党校工作中一直重视党性教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加强对学员的党性教育始终是党校建设的重大使命,党性教育在党校教学布局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强调,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党校党性教育单元要加大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够时间,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

 

  党校姓党,决定党校科研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是党和国家重要智库

 

  科研是党校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也是党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党校科研与其他社科研究机构相比,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理论创新是党校科研的中心任务。党校科研要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大有作为。习近平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党校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努力。党校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因此,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求党校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

 

  党校姓党,决定党校教师姓党

 

  党校办学水平高与否,取决于是否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干部培训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关键是看教师的素质如何。党校办校的方向是否坚持了党校姓党,很重要方面就是看教师的党性意识强不强。习近平指出:党校姓党,决定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因此,党校教师必须是党性坚强,素质过硬,本领高强。

  如何打造有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政治强、过得硬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呢?第一,党校教师首先要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严格加强自身党性锻炼,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要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第三,要加大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力度,加强党校同其他党政机关和单位干部交流的力度。第四,要建立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工作制度。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常态化”。这次提出要做出制度性安排。由此看来,今后这是对领导干部上党校课堂做出了刚性要求。第五,要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