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提升金寨县革命纪念场所展板词的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20-12-04
点击:

金寨是将军的故乡,红军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一块红色的沃土,这里具有丰富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县共有国保单位三处(九个点),其中革命文物两处(八个点),省保单位十处(四十二个点)其中革命文物九处(三十五个点),市保单位十七处(二十三个点)其中革命文物十二处(十五个点),县保单位二百零八处(二百一十七个点)其中革命文物一百四十九处(一百五十八个点),合计二百三十八处,其中革命遗址一百七十二处(二百一十六个点)。这些革命纪念场所、革命遗址在记录历史、缅怀革命先辈、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这些场所的展板词是传递史料信息的重要载体,规范优质的展板词无疑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县相关职能部门在革命纪念场所的展板词的布展方面付出很多心血,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满足参观者的需求、就新时代对革命纪念场所更高质量的要求来说,还有一些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存在错别字及语法错误。比如汤家汇接善寺展板关于郑健的介绍,把“又”写成“又”,抗战纪念馆介绍抗日的文章《神圣的作战》写成《圣神的作战》。有的介绍革命事件、人物事迹的展板语言表述不规范、不完整、不精确,且缺少必要的语法助词和标点符号

(二)史实表述不统一。比如关于“罗银青”的名字,有的场所写成“罗银青”,有的写成“罗银卿”;关于“袁汉铭”的名字,有的场所写成“袁汉铭”,有的写成“袁汉民”,关于詹谷堂入党介绍人,有的场所标注是蒋光慈介绍入党,有的标注是袁汉铭介绍入党;关于丁家埠民团的人数,有的地方介绍说30多人,有的介绍说40多人。

展板词模糊不清,影响美观。有些打印、刻印的展板词由于时间长久,加之风化雨淋等原因,掉色、字迹不清现象严重,这样不利于参观者阅览。还有更换了部分展板词,并没有更换整块展板文字资料,而是对个别字词的简单贴补,既不美观又失庄重。

(四)信息更新不及时。比如,关于金寨是人民军队发源地的介绍,有的场所介绍的是11支主力红军队伍,有的则是12支主力红军队伍。

二、对策

(一)相关部门切实重视。县文广新局、档案局、博物馆、各乡镇等单位切实负起责任,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合作与交流。

(二)全面摸查,找出问题。组织人员在全县范围内革命纪念场所进行摸底排查,找出错误以及要提升的展板内容。

(三)请党史军史专家把关。真实的东西最有力量,革命史实内容一定要准确无误,一定要尊重历史。

(四)请相关语言专家润色、修辞。对史实内容加以准确的修辞、表达,能起到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的效果。

(五)请专业的展板设计单位,制作展板,增强视觉效果。

(六)及时更新信息。比如詹大南将军已去世,他的生平年月就要及时更新。

(七)加强革命纪念场所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历史知识的学习。革命纪念场所一线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有悖史料事实的内容,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请相关学科专家甄别校对。

(八)注重与参观者的互动与交流。参观人员来自不同的地方,所属不同的行业,部分参观者有很深的史学造诣,或是本身就从事与党史军史有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加强与参观者交流,有助于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