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特点,作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脱贫攻坚顺利消除绝对贫困后瞄准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的根本发力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8个坚持”的基本原则,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和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是切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以旅游为先导、以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交通、物流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体验为价值、以乡村复兴再造为目标。
一、现状概述
1.优势
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结合部,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1个开发区,总人口68万,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201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6628.3万元,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8300.0万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07691.3万元,同比增长12.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60637.0万元,同比增长6.9%。工农业占比55%,农村占比高,同时拥有丰富的山川、森林、河流资源。金寨以其地理特点和独特历史文化,在打造一体化乡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不足
在人力上,建设一体化乡村不仅需要前期资金和人力投入,后期的持续经营更加重要,不仅需要维护设施,也要掌握互联网、通讯、物流、人流、信息等技术。金寨县人口就业以外出务工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县内农村人口多为老年儿童,人才吸引力度不大。
在基础设施上,金寨多山多河流,村庄数量多,从客观上来看,地理位置被隔开,乡村偏僻的地理位置被阻隔在世外,无法与外部经济稍发达的地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向外开放的经济空间,且山林茂密,不易建设基站,覆盖范围小,无论是交通还是信号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限制了一体化乡村的扩大和持续发展。
二、相关建议
1.坚持规划先行,深入贯彻城乡共享发展理念
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规划,因地制宜,统筹生态建设。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建设一体化乡村首先要有一个高水平的规划,必须符合乡村各类空间规划,规划要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以多样化为美,保留山水林田等独特的自然风貌,保持村庄和民居景观特色,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当地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民居建筑特征。
2.明确生态红线,保护土地资源
要坚持节约集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要继续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要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大力推广节地模式。要加强调查成果共享应用,在此基础上做好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并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要深入开展资源国情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资源节约利用意识。
3.建设特色农产品一体化供应平台
加强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以产地为依托,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物流企业,重点发展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设产地预冷、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打造一批覆盖范围广、带动能力强、设施齐全的农产品、食品物流园区。加强与江浙沪皖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开展直销连锁配送,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