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在推动安徽金寨干部学院跨越发展中建功立业

发布日期:2020-04-27
点击:

    近年来,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中共金寨县委党校)着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截至目前已有国防大学、公安部、人社部、团中央、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安徽省委党校等40多家单位,在该院建立教育培训基地联合办学。培训学员的范围遍及全国,学员的层级上升到厅局级。近几年来,已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5.48万人,其中县内主体班112期1.59万人;县外培训班1960期13.89万人。学院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提振精气神的“加油站”、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阵地、展示老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金寨县委十分重视学院的教职工队伍建设,每年为学院引进优秀人才,学院现有工作人员55人,其中40周岁以下的就有45人,占整个队伍的4/5;青年党员或预备党员26人、团员4人。因此,学院把抓好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调动青年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推动学院上台阶的重要决策。

  学院的青年干部不负众望,在传承大别山红色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方面,为完成上级党委和政府交给的任务,担当大任,成为栋梁,在推动学院突飞猛进发展中,不断建功立业,事迹突出,为扩大金寨县乃至整个六安市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领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发挥青年干部骨干和生力军作用

  党校校委非常注重培养优秀青年干部,坚持德才兼备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营造能者上的良好氛围,将多个重要岗位交由年轻干部担任,强化政治锻造和工作历练,千方百计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能力,激发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党校支委5名成员中有4个都是青年干部,他们积极配合支部书记,深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党组织活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党校二级机构负责人,就有5名青年干部担任。他们政治意识和组织意识强烈,积极要求进步,刻苦钻研业务,敢于拼搏,敢于创新,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作风务实,无论是在教学管理、科研及后勤服务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成绩,他们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特别是在现场教学中更是主力军。近年来,学院以“提升青年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活动为抓手,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听课。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等各类培训班10余次,先后组织学院教师赴延安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地参加学习培训、挂职锻炼,选送现场教员到湖北红安干部学院、山东临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中国传媒大学等地学习现场讲解,确保所有教师都有培训提升机会,能够进一步拓展视野。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教师教研能力,提升了课程开发水平。

  以青年教师为主,我们先后开发了20个特色课程,包括《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蒋光慈革命文学及其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精及其时代价值》、《红流万里——红25军的无尚荣光》、《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洪学智将军辉煌人生启示》、《学做一名好同志好干部——徐立清将军》等。

  以青年教师为主,打造了“理想信念”“使命担当”“一心为民”“牺牲奉献”“榜样引领”五大教学模块,开发“淠史杭精神永放光芒”“为什么立夏节起义一举成功全面获胜”“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实践与启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区一个不能少”等现场教学微课程,受到学员的普遍赞誉。

  青年教师敢于创新,他们综合运用理论铺垫、现场体验、座谈讨论、点评教学等方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激活情景教学、提升现场教学、尝试讨论式教学、探索模拟式教学、完善体验式教学,以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讲清典型事例,讲好红色故事,做到以理服人、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让学员既触摸历史、对接现实、感受传统、启迪思考,又感知红色、砥砺信念、传承精神、永葆本色。充分发挥了革命传统教育“大讲堂”、红色历史“大课堂”、干部党性锻炼“大熔炉”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不断丰富和挖掘现场教学的讲解词,使来培训的干部始终感受到耳目一新、不虚此行的教育效果。许多青年教师的现场讲解受到学员的普遍赞誉。

  近年先后获县级表彰12人次、市级表彰4人次;1人获得市级党校优质课;1人获得全市党校精品课比赛第2名、1人获得安徽省党校系统精品课;1人获得安徽省英烈讲解员演讲比赛三等奖、1人获得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一等奖。

  此外,学院青年教师发表各类论文150余篇,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并获领导批示11篇。获市委领导批示1篇、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篇,其他咨政报告4篇。

  二、不断加强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作用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团支部有力发挥党的助手与后备军作用,组织非党员青年干部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深化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团支部工作非常负责,积极帮助青年干部向党组织靠拢,2019年,就有7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人成为预备党员。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凝聚青年干部力量的良好渠道。为了使青年干部在工作之余拥有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团支部结合节日契机,与院工会先后联合举办了学雷锋、重走红军路、体育运动会、元旦联欢会等活动。在各项活动中,青年干部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加,通过这项活动,学院增强了凝聚力,青年干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三、在服务中心工作中,青年干部表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青年干部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他们积极投身岗位奋斗、参与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在脱贫攻坚战中,学院青年干部以能服务人民群众为自豪,冲在前面,不遗余力,他们深入学院联系村贫困户,广泛宣传政策,联系项目,落实措施,销售农产品,捐款捐物,解决困难,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为村出列,县摘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干部结对贫困户的帮扶工作中,青年干部占了2/3。

  他们长期吃住在乡村,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与镇村干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许多贫困户感慨:我们住在深山有远亲。

  学院驻村副队长柏耀钰,在扶贫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守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斑竹园街道及斑竹园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为了争取村有关建设项目,如建村光伏电站、建公共引水塔、建特色手工作坊一条街等,他多方面争取资金,不遗余力;为了帮助农户销售特色农产品,他深入多地,广泛联系;特别是在充满危险的特殊时期挺身而出,展现了驻村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

  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考虑到斑竹园镇与黄冈接壤,地处皖鄂交通要道,往来车辆、人员众多,防控形势刻不容缓,于是,他果断决定,提前结束春节假期,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他每天要到几十户村民家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和劝导、摸排回乡人员、值守卡点、测量体温、发放物资等,他耐心细致,从不喊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

  学院青年干部在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他们不怕苦,不怕危险,冲在一线,有效抗击了新冠肺炎在金寨地区的蔓延。

  如,从2020年的春节开始,学院就组织了20余人的青年抗险队,他们进社区,包工厂,宣传防控知识、测体温、检查人员和车辆、购买生活用品,帮助工厂复产复工等等,做了大量工作,坚持了2个多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学院积极组织青年干部参与“向日葵”志愿服务、“门前三包”、法治宣传、红色文化进校园、拥军优属、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达到30多小时;积极参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园林县城的新一轮“三城同创”工作等。

  通过不懈努力,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党校)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市委党校考评县区党校第一名,省级卫生示范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园林形式单位等荣誉称号。